- 玉中科普
煎中藥必看!10個關鍵細節(jié)決定藥效成敗
一、選對鍋具
宜 用砂罐、陶罐
忌 禁用鋁、銅、鐵器,煎煮過程易與藥液發(fā)生反應。
宜 推薦耐火的砂罐或陶罐,受熱均勻,性質(zhì)穩(wěn)定,煎汁濃,質(zhì)量高。
二、泡藥加水
井水、純凈水、自來水均可
一煎 加水至超過藥物表面3-5cm。
二煎 加水超過藥物表面1-2cm,泡藥水直接煎煮。
三、浸泡時間
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
花、草、葉可浸20分鐘。
宜 礦石、甲殼類、毒性藥品宜浸泡30-60分鐘。
四、煎煮次數(shù)及火候
建議兩煎合并煎液
一般藥
一煎武火煮沸后,文火再煮30分鐘;二煎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鐘。
解表藥
建議使用一煎二煎均減少10分鐘的方法。
滋補藥
建議一煎二煎均增加10分鐘并始終用文火煎煮。
五、先煎藥
礦物類、毒性藥材
礦石、貝殼、角甲類 先煎30分鐘,增加藥物有效成分的溶出。
毒性藥 材先煎1-2小時,以降低藥物的毒性,增加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六、后下藥
第一煎結(jié)束前5-10分鐘內(nèi)加入煎煮
芳香類 如薄荷、砂仁、木香,保留活性。
瀉下類 如大黃,保護活性成分穩(wěn)定性。
七、包煎藥
適用
細小或粉末狀藥物(海金沙、蒲黃等)、表面帶絨毛的藥物(辛夷、旋覆花等)、遇水易糊化的藥物(車前子、葶藶子等)。
目的
防止藥液渾濁、減少刺激性、避免藥物沉底焦糊或有效成分流失,確保用藥安全和療效。
八、貴重藥品
烊化兌服或直接沖服
阿膠、鹿角膠等 須粉碎后用滾水沖泡融化,倒入藥液同服。
三七粉、羚羊角粉等 貴重藥材粉末用溫水或藥湯直接沖服。
九、服藥時間
一般宜在飯前一小時服。
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。
滋補藥宜空腹服。
安神藥宜在睡前服。
慢性病宜定時服。
十、忌口與儲存
忌口 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。
儲存 未煎煮的藥須放置陰涼干燥處,煎好的藥汁須放冰箱冷藏(≤48小時),喝前加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