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玉中科普
【藥食同源(1)】刀豆:廚房里的“暖胃補腎小藥箱”
藥療中有食,食療中有藥是中醫(yī)的一大特色!
“藥食同源”指,許多食物即藥物,既可作為藥物治療疾病,又可作日常食飲之用,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。
其實“藥食同源”涵蓋著兩層含義:
第一層
意思是指許多食物可以當藥用,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,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。
第二層
意思是指本草與食物之間存在同源的聯(lián)系。其中大部分物品,既可以達到治病的效果,還可以直接當食材食用,所以被稱之為“藥食同源”。
在中醫(yī)理論體系里,藥食同源占據(jù)著重要地位。中醫(yī)學認為,藥物和食物都具有四氣(寒、熱、溫、涼)、五味(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)和歸經(jīng)等屬性。這些屬性決定了它們對人體的不同作用。了解“藥食同源”,廚房也能變成“養(yǎng)生藥房”。
廚房里的“暖胃補腎小藥箱”刀豆
古人云:“食藥同功,治病于未然”。刀豆就是這一智慧的鮮活代表。鮮嫩豆莢青翠爽脆,干豆飽滿耐煮,自古便是美味家常菜。
刀豆味甘,性溫。中醫(yī)認為其甘而補虛,能健脾胃、助消化、增食欲,為身體提供充沛能量基礎。具有溫中,下氣,止呃功效。用于虛寒呃逆,嘔吐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溫中下氣,利腸胃,止呃逆,益腎補元”。現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刀豆主要化學成分是黃酮類、酚類、甾醇類、萜類及脂肪酸、氨基酸衍生物,具有抗炎、抗氧化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病毒、抗癌等活性。此外,刀豆富含優(yōu)質植物蛋白、膳食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。
廚房里的溫補良方
《醫(yī)林纂要》云:“和胃,升清,降濁。”對于脾胃虛寒所致的打嗝不止(呃逆)、惡心嘔吐、腹脹腹痛,一碗暖胃的刀豆菜,能徐徐緩解,如清炒刀豆。
《滇南本草》等藥典強調其“固腎”“溫中補腎”之效。腎陽不足者的腰膝酸軟、小便清長、疲勞怕冷等不適,日常食用刀豆有輔助調理之功,如刀豆豬腰湯。
刀豆的好處
增強身體健康:刀豆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,可以促進腸胃蠕動,增加排便次數(shù),預防便秘和消化問題。
刀豆中的鉀、鎂等礦物質有助于維持心臟和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正常功能。
刀豆富含蛋白質,可以提供長效的飽腹感,能夠幫助控制食欲,減少暴飲暴食的情況。
刀豆中含有一種叫做皂苷的物質,可以幫助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,有利于心血管健康。
刀豆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,預防感染和疾病。
刀豆雖好講究正確食用生刀豆含少量凝血毒素“凝集素”及生物堿“皂苷”,不當烹飪可致中毒(惡心、嘔吐、腹痛腹瀉)。徹底加熱是核心!清水煮沸100℃以上保持15分鐘以上(干豆可延長燜煮時間)基本可滅活有害物質。
推薦烹飪方法:長時間燉煮(如排骨燉刀豆)、高溫徹底炒熟或蒸透。
絕對避免涼拌生食或簡單焯水。若覺口感不夠軟,恰恰表明未熟透!必須熟透!熟透!熟透!
體質適配
刀豆性偏溫,體內(nèi)有實熱或陰虛火旺者(如易上火、口苦咽干、便秘舌紅)應控制攝入量。
養(yǎng)生不必求遠,日常飲食中融入智慧,刀豆就是餐桌邊最溫情的健康守護。
溫馨提示
本文旨在科普分享刀豆的藥食價值。如有特定健康問題或疑慮,請務必咨詢醫(yī)生或專業(yè)藥師。